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保潔知識/train infomation
有害生物防治稱為PCC(pestcontroloperation),是針對有害生物如致病微生物(病菌和病毒等)、病媒昆蟲、鼠類及其他傳病帶病的生物以及其他城市害蟲(如白蟻、螞蟻、草坪與園林害蟲等)而制定的科學的預防措施和控制方案,是對以往常說的消殺滅工作的一種升華。本章主要介紹在公共區域常見的四種有害生物(四害)的預防及控制方法,僅作為常識性的了解,在實際運用中應在有資質的工作人員指導下進行。
蚊蟲的防治
蚊蟲的種類及危害
目前世界上已知有蚊蟲約3000種,我國報道有300多種。經常嗜吸人血與人類關系較大的傳病蚊種,全國有11種,公共場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中華按蚊、淡色庫蚊、三帶喙庫蚊、白紋伊蚊等。蚊蟲是多種疾病的傳播媒介,通過叮咬吸血還能傳播瘧疾、乙腦、絲蟲病、登革熱等。
蚊蟲的生活習性
蚊蟲的生活史屬全變態,包括卵、幼蟲、蛹及成蚊四期。前三個時期生活在水里,如溝渠、河流、池塘,缸、罐、桶、盆等容器,防空洞、洼地、暖氣地溝積水等,成蚊喜歡在隱蔽、陰暗和通風不良的地方棲息,如屋內多在床下、柜后、門后、墻縫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叢、山洞、地窖、橋洞、石縫等處。氣溫在10T:以上時蚊蟲開始吸血,但只有雌蚊吸血。蚊蟲一生四個時期中有三個時期在水中,生活在水中是它的薄弱環節,也是我們防治蚊蟲的最佳時機,有水則有蚊,無水則無蚊。所以清除孳生地是治本措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蚊蟲的防治方法
1.清除孳生地
1)疏通溝渠變靜水為活水。溝渠堵塞,形成積水,容易孳生蚊子幼蟲。及時疏通溝渠,加快水流速度,能防止蚊蟲孳生。
2)填平坑洼一些坑洼容易積水,在搞好環境衛生的同時,要填平坑洼,并將地面硬化,
3)翻盆倒罐不用的盆、罐、缸、鍋等倒置,廢棄輪胎底部打眼,防止積水。
4)堵塞覆蓋樹洞、石穴、竹節等必須堵塞,防止雨后積水生蚊。澆花用水、消火桶可加蓋或紗網遮蓋。
2.控制孳生地
難以清除的較大的孳生地,如水坑、污水溝、池塘、河溝、建筑工地積水等,要定期噴灑殺蟲劑。如:雙硫磷或倍硫磷。用0.5%濃度噴灑孳生地,使水中濃度達1?2mg/L,藥效可達10?14天。一般7?10天檢查一次孳生地,發現蚊子幼蟲及吋噴灑消滅。
3.殺滅成蚊
1)空間噴霧用市場上出售的殺蚊蠅氣霧劑消滅成蚊,0.5?1mL/m3,關閉門窗1h。
2)滯留噴灑在蚊蟲密度較高的公共場所,如水網區的賓館、影劇院、候車(船、機)室等,可將殘效期較長的殺蟲劑噴涂在蚊蟲柄息場所的墻壁、天棚和家具下面。如三氯殺蟲酯,2g/mz(純品用量),藥效達1?2個月;倍硫磷,2g/m2,藥效達3?4個月;馬拉硫磷,2g/m2,藥效可達1?2個月。
3)防蚊驅蚊清除家庭中不同類型積水,一時不能清除的可放人少許食鹽。可安裝紗門、紗窗、蚊帳進行防蚊。使用電蚊拍、蚊香、液體蚊香驅殺成蚊。
蒼蠅的防治
蒼蠅的種類及危害
蒼蠅屬昆蟲綱,雙翅目,它有幾十個科。我國已知有800余種。在公共場所常見的有:家蠅(又稱舍蠅、飯蠅)、廄腐蠅(又稱大家蠅)、廁蠅、絲光綠蠅(習稱綠豆蠅)、大頭金蠅(又稱紅頭金蠅)、黑尾麻蠅等。蒼蠅可傳播幾十種疾病,如消化道疾病阿米巴痢疾、傷寒、霍亂、病毒性肝炎、蛔蟲感染等;呼吸道疾病肺結核;皮膚病細菌性皮炎、雅司病;眼病沙眼、眼結膜炎;神經系統疾病-脊髓灰質炎等。蒼蠅主要通過體表攜帶病原體而作機械性的傳播,它的各個部位都能攜帶病原體,特別是體表大大小小的鬃毛、足、口器的帶菌率最高,但其攜帶的病原體只能在體內存活而無發育繁殖的可能。
蒼蠅的生活習性
蒼蠅屬完全變態的昆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蒼蠅的嗅覺靈敏,食性復雜多樣。各種蠅類的發育時間與溫度及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暖和、明亮時善飛行,而低溫、陰天或黑暗時只能爬行或靜止柄息在天花板、電燈掛線,窗框等處。家蠅、廁蠅等常在室內活動,麗蠅、麻蠅等主要在室外活動。蒼蠅飛行能力較強,可達5?6km,—般活動在1?2km內。
蒼蠅的防治方法
1.控制和清除孳生條件
公共場所的蒼蠅孳生物主要是糞便和廢棄食物(即有機垃圾),所以垃圾必須日產日清,食堂的廚余垃圾和剩飯剩菜要用專門容器密閉存放,且要當日清運,不得積存。及時清除綠化地帶內人及寵物的糞‘便、高層建筑四周地面的垃圾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亂扔果皮、果核及其他廢棄的食物。在公共場所要設置適當的垃圾箱(桶),特別是繁華的商業區、公園、風景游覽區更應如此。這樣既可防止露天堆放造成蒼蠅孳生,又可集中在一定的較小范圍內便于及時清除。及時清除公共場所內各類孳生物,不僅可以防止蒼蠅孳生,而且也因無特殊異味,不致引誘周圍環境中的蒼蠅人境。
以下為滅蛆、蛹的方法:
(1)淹 將有蛆、蛹的孳生物加水淹沒,或將其投人漚糞池內加水漚泡。一般一天以上蛆、蛹即全部淹死,此法對家蠅、綠蠅特別有效。
(2)燙 小型孳生地可用開水燙殺。每平方米用沸水3kg。
(3)藥物殺滅 采用下列藥物噴灑孳生物表面。
①敵百蟲:配制0.1%水溶液,用量500mL/m2。
②馬拉硫磷:配制0.2%溶液,用量500mL/m2。
③倍硫磷:配制0.1%溶液,用量500mL/m2。
(4)采用鏟埋、夯實的辦法將孳生地周圍有蛹的泥土鏟起10?15cm深,投人坑內深埋夯實,或將有蛹的地面泥土挖松一層(約10cm),拌些石灰,再加一層凈土(約10cm),灑水砸實。
2.消滅成蠅
1)器械捕殺
(1)拍打在春季或晚秋季節,氣溫較低,蒼蠅活動遲緩,可用蠅拍撲打成蠅。
(2)誘蠅籠捕殺以腐敗的動植物質(如魚、豆餅、臭豆腐)為誘餌。用過的誘餌要深埋,防止孳生蠅蛆。本法主要適用于室外蠅多的場所。
(3)粘蠅紙捕殺將粘蠅紙懸掛于蠅多的室內。用過的粘蠅紙要燒掉。
2)室內速殺滅蠅可用市場出售的各類滅飛蟲噴灑劑、氣霧劑,用量按說明書。針對成蠅嗥霧,用量一般為lmL/tn3,直至全部擊倒。
3)室內滯留噴灑用5%奮斗吶水懸液,50mL/m2的用量,或者用2.5%凱素靈水懸液,按50mL/m2的用量,用壓縮噴霧器均勻噴灑在室內四壁、天花板等蒼蠅經常棲息的表面,藥效可達一個月左右。
4)毒餌誘殺滅蠅毒餌是將胃毒作用強的殺蟲劑摻人蠅類所喜食的誘餌中制成。
(1)常用藥物如0.1%~0,2%敵百蟲等。
(2)常用毒餌種類0.2%敵百蟲糖液、0.2%敵百蟲魚雜、0.05%倍硫磷飯粒。
(3)使用方法將毒餌放于盤內,如為液體毒餌,須將棉球、紗布或細沙置于盤中露出液面,供蒼蠅停落吸食。每隔3?5天換一次毒餌,并注意預防人畜誤食中毒。
5)生活垃圾堆放點每10天用2%敵百蟲溶液做滯留噴灑。
3.設置防蠅設施
如紗門、紗窗、風門、風簾、滅蠅燈、粘蟬紙等。
鼠類的防治
鼠的種類及危害
鼠屬于哺乳綱,哦齒目,我們常稱為老鼠。鼠不但種類多,而且分布廣,適應性強。我國有145種老鼠,約占我國哺乳動物427種的34%。不同地區優勢鼠種不一,但小家鼠、褐家鼠是全國城市常見鼠種,黃淮以南地區還有黃胸鼠,農田有黑線姬鼠、黑線侖鼠、黃毛鼠。
1.公共區域常見以下幾種
1)褐家鼠又稱大家鼠、溝鼠、挪威鼠。善游泳和掘穴。雜食,主要盜食糧食和各種食物。棲息場所廣泛,一般巢居住在廚房、倉庫或室外的陰溝、雜物堆、垃圾堆等處。夜間沿墻根、墻角活動,以清晨、黃昏最為多見。
2)小家鼠又稱鼷鼠。分布廣泛,常與褐家鼠同時存在。雜食,喜食小粒谷物,多于夜間活動。常在住宅、糧食、食品店的貨架、箱、抽屜及墻縫或在有草坪的沙土地環境中柄息。
3)黃胸鼠善攀登,多柄息于建筑物的上層,如墻洞、屋頂、天花板、夾墻、門頂縫等處。其他習性與褐家鼠相似。
4)黑線姬鼠又稱田姬鼠。野棲,在城郊公園或風景游覽區亦可見。人冬后常隨食物遷柄于住宅區。雜食,秋冬以谷物為食,春夏多食綠色植物和瓜果。
2.老鼠的危害
1)老鼠是很多疾病的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對人類傳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鼠傷寒、蜱性回歸熱等57種。老鼠傳播疾病有以下三個途徑。
(1)鼠體外的寄生蟲通過叮咬人體吸血時,將病原體傳染給人。
(2)體內帶致病微生物的鼠,通過鼠的活動或糞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類食后發病。
(3)老鼠直接咬人或病原體通過外傷侵人而引起感染。
2)老鼠有一對鑿狀無齒根的門齒,門齒能不斷地生長,因而需要經常不斷磨損。老鼠門齒像鑿子一樣,不僅能咬破門窗、家具,甚至能咬穿堅硬的水管。
鼠的生活習性
(1)柄息于公共場所的鼠類主要是家棲鼠類,多在住室、倉庫、廚房、下水道等處。鼠類多能挖土掘洞。正確識別鼠洞,可以提高滅鼠效率。有鼠洞(實洞)一般較光滑,周圍有鼠跡(足跡、鼠糞)。
(2)鼠類在干燥食物豐富的地方,易被含水量豐富的食物所誘;反之,在含水量食物豐富的地方,易被干燥食物所誘。滅鼠時,應注意鼠的食性,選擇誘力較好的誘餌。
(3)老鼠不耐渴,每天需要喝水,褐家鼠、黃胸鼠每天需喝15?30mL水。食物中含水量對小家鼠就夠用了。鼠類進食次數多,消化快,忍耐饑餓能力差。因此,在大規模滅鼠前斷絕鼠糧2?3天,使老鼠饑不擇食,然后投放毒餌,常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滅鼠效果。
(4)公共場所的鼠類常年均可活動,無蟄伏期。其活動多循一定的路線,形成明顯的鼠道。一般在有食源和水源的情況下,褐家鼠活動在直徑50m的范圍,小家鼠活動在2m2的范圍。
(5)鼠類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以春秋兩季為高潮。這也是最佳的滅鼠時間。
(6)老鼠的視力很差還是色盲,但味覺靈敏,能辨別甜、酸、苦、辣等各種味道,它喜食新鮮食物,不吃霉變東西。因此不要用霉變和陳舊的食物來拌制毒餌。
幾種滅鼠方法
1.器械滅鼠法
1)在老鼠經常活動的場所,突然放置捕鼠器械,不易捕到老鼠。家鼠對其棲息活動環境出現的異物,有明顯的回避行為。我們可以先讓鼠籠鼠夾只放餌料不下機關,讓它適應3?5天,然后再下機關,這樣捕鼠效果能好些。
2)滅鼠器械要放在鼠道上、鼠洞口和鼠類經常出沒的地方。鼠夾的放置要與鼠道和墻基呈直角,誘餌板靠近鼠道,這樣可以捕殺來自兩個方向的老鼠。若地方太窄,不能橫放,最好將兩個鼠夾并放,并選用引誘力強的新鮮誘餌。用過的捕鼠器用水清洗干凈,最好不要用火燒。
2.毒餌滅鼠法
1)慢性毒餌常選用抗凝血劑滅鼠藥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滅鼠藥,這種藥老鼠食后,一般在3?4天才逐步因內出血死亡,因此不會引起同類鼠驚覺而拒食。慢性鼠藥對人來說是安全的,一旦誤食,只要用維生素K,做保護性治療,就可保證生命安全。
(1)毒餌投放時,盡可能投放到鼠道邊、鼠洞口以及鼠類隱藏、覓食、飲水的場所。
(2)毒餌投放量,一般每隔10m—堆,每堆10?20g?鼠密度高的地方,需每隔1m投放一堆。使用毒藥盒(滅鼠站)投放毒餌時,應使鼠藥充滿鼠藥盒底部,約50g左右,這樣容易觀察鼠藥盒中的鼠藥是否減少。
(3)每日檢査并補充毒餌,吃多少補多少,完全吃光的加倍補放,直到毒餌停止消耗為止。
(4)如遇1/4以上的投餌點被完全吃光的情況,表明投餌點太少,需增加投餌點。
(5)投放毒餌的持續時間,要視鼠密度和四周圍遷移的情況而定,通常1?4周。
(6)在潮濕的場所要注意適當減少毒餌投放量,及時更換新鮮的毒餌。
(7)在室外、綠化帶、下水道、沿河兩岸等地方應使用滅鼠臘塊,每堆4~5粒,投放點插放警示小旗。
2)急性滅鼠毒餌的投放方法
(1)急性毒餌滅鼠,需先投前餌。在投放前餌之前,先選定投餌點,每點放塑料布一塊,3?5天后再放前餌100?200g。每日檢査并補充前餌消耗量,完全消耗的點加倍補放。共3?6天。連續2天消耗量不變,表示鼠類已失去警惕,這時可收回前餌改成毒餌。
(2)毒餌投放量是前餌消耗量的一半,但不得少于25g。毒餌投放2天,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也可投放7天。對褐家鼠和黃胸鼠投餌點的距離為5?10m,對小家鼠為1?2m。毒餌滅鼠結束后,徹底收集剩余毒餌和鼠尸,深埋或燒毀,防止其他動物二次中毒。
(3)急性滅鼠劑毒餌不可能完全毒殺一個地區所有的鼠類,停止投毒一周后,可改用另一種滅鼠劑。同一種滅鼠劑在6個月內不要重復使用。
急性滅鼠藥對家棲鼠的滅鼠率不高,由于毒性強,老鼠在未食到致死量前就發現不適,而停止進食,達不到致死量,影響滅鼠效果。此外,急性鼠藥無特效解毒劑,對人畜的潛在危害大。
3)熏蒸滅鼠是用某些藥物在常溫下氣化或胃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使鼠類吸人致死。適用于船舶、火車、倉庫等密閉場所。同時還兼有殺蟲作用。常用的熏蒸劑有磷化鋁(用量為6?12g/m3)等。
滅鼠方法很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藥械。一般居民區用成品餌,外環境用臘餌;飯店、食堂則要在切斷食源的情況下,用鮮餌為宜;糧店、糧庫用水分大的毒餌長期控制;室內辦公室等處宜長期放置慢性毒餌鼠藥或粘鼠板,一些禁止使用鼠藥的地方更應使用粘鼠板,如建筑物內的生活水箱間等。家鼠具有室內外互竄遷移的特性,因此,在滅鼠時應在一定范圍內同時進行。
幾種防鼠方法
采取抹縫、堵洞、硬化、墊離等辦法控制老鼠竄人。具體要求如下。
(1)食品操作間、食品倉庫、有裸露電纜的機房、中控室等處門縫<0.6cm;鐵皮包門,鐵皮高度20cm,并加裝防鼠板,防鼠板高>60cm,外包鐵皮。
(2)下水道出口要裝金屬網罩。
(3)管道、孔洞用水泥封密。
(4)倉庫、食品加T及食堂廚房操作間等的通風口要裝網罩。
(5)垃圾桶、糧食密封加蓋。
(6)倉庫堆物要離墻,要墊高30cm。
滅鼠注意事項
1.摸清鼠情
滅鼠前應對當地鼠種、鼠密度、鼠的生活習性進行調查了解,只有這些情況摸清后,才能采取適宜的滅鼠方法和時機,進而取得好的滅鼠效果。
2.斷絕鼠糧
斷絕鼠糧是提高滅鼠效果的關鍵一環。滅鼠前把糧食、食品、飼料、蔬菜等一切食源藏好。
3.搞好環境衛生
滅鼠前大搞室內外衛生,清除垃圾、糞便、污物,盡量減少老鼠棲息繁殖場所。滅鼠后仍需要一次大掃除,清除死鼠及剩余毒餌,然后深埋或燒掉。
4.注意安全
毒鼠藥能毒死老鼠也能毒害家畜、家禽,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鼠藥必須由專人保管1配制和發放,以防中毒事故發生。同時要做
第3章有害生物防治常識89
好宣傳,管好幼兒、家畜、家禽,發現中毒及時采取搶救措施。
滅鼠效果考核
公共場所滅鼠需要通過比較滅鼠前后鼠密度變化來評價滅鼠效果。滅鼠前、后調查鼠密度的方法要相同,地區范圍也要一致。滅鼠前的調査時間越近越好。滅鼠后的調查應在滅鼠措施充分發揮作用后立即進行。下面介紹采用粉跡法考核滅鼠效果的計算方法。
(1)鼠密度滅前滅后分別于室內每5?10m2面積散布20cmX20cm滑石粉片一塊,翌晨檢查鼠跡(爪印和尾跡)。以鼠跡陽性的百分比表示鼠密度。
(2)滅鼠率(%)=(滅鼠前鼠密度一滅鼠后鼠密度)+滅鼠前鼠密度X100%。
使用粉劑法測定鼠情時,應在晚18:00以前完成布夾布粉。注意滅前滅后要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數量進行取樣。
蟑螂的防治
蟑螂的種類及危害
蟑螂學名蜚蠊.屬昆蟲綱,直翅目,蜚蠊科。蟑螂是最古老且繁衍至今的昆蟲,有3億5千萬年的歷史,而人類只有二百萬年的歷史。古生物學家在石炭世紀的地層中已發現了200?300種的蟑螂化石。那時的蟑螂竟然同今天廚房見到的大同小異。全世界的蟑螂超過5000種,我國現在已有200多種。但是絕大多數都在野外生活,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只有十多種。最常見的有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澳洲
大蠊和德國小蠊5種。蟑螂至少攜帶有40多種細菌、十多種病毒、7種寄生蟲卵以及12種屬的霉菌,在蟑螂身上攜帶黃曲霉菌的檢出率為29%?50%,這些都是引起致畸、致癌的物質。它通過表體和腸腔,攜帶各種致病微生物,傳播霍亂、傷寒、副傷寒、菌痢、炭疽、結核、阿米巴
痢疾等疾病。由于它對棲息場所的適應性強,繁殖快,易產生對化學殺蟲劑的耐藥性,是城市中較難防治的害蟲之一。
蟑螂的生活習性
1.食性
蟑螂是雜食性昆蟲。德國小蠊愛吃發酵、油性、甜的食品和飲料,美洲大蠊喜食腐敗的有機物,澳洲大蠊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但糖對它們很有吸引力。幾乎在有人居住和活動的地方,尤其在溫度高、濕度大、有水有食物和隱蔽的場所都會發現蟑螂的存在。蟑螂耐饑、耐渴性較強,過度饑餓會殘食其同類及卵莢。
2.活動
蟑螂雖有翅,但飛翔力極差,只能在短距離滑翔。它長著3對足,爬行相當敏捷。德國小蠊在紙上爬行的速度為30cm/s,在玻璃上爬行可達11cm/s,受驚可跳躍幾厘米。蟑螂怕光、喜暗,晝伏夜出。一般晚18:00開始活動,21:00?23:00最為活躍,翌日晨5:00后又隱匿于黑暗隱蔽處。在活動時遇光、噪音或振動則立即逃人隱蔽場所。蟑螂在每根尾須上長有220根細毛,平時直立,受到外界刺激后就倒伏下來。當風吹動空氣時,氣流吹動使蟑螂尾須振動直接傳導'到腿部,在11ms內作出應急反應,迅速逃竄。這種被稱為風感器的感官很敏感,它可以聽到人聽不到的聲音,同時對壓力反應也很敏感。蟑螂的一對又細又長的觸角具有“雷達"的天線探測功能,嗅覺感受器就安在這對觸角上,它能嗅到濃度為百萬分之一的物質分子氣味。味覺主要依靠小顎須、下唇須和口腔壁上的感覺毛起作用。
3.棲息
蟑榔喜棲溫暖、潮濕和食物豐富的地方。如廚房、食堂、食品庫、動物室、病房、旅客住室、地下室、下水道、垃圾污物堆放場所等。蟑螂晝伏夜出,白天大多鉆在靠近水源、食源、熱源附近的墻壁、家具的“縫、洞、角、堆”中躲藏。我們滅蟑螂時,應注意這些地方,是噴藥、投放滅蟑螂毒餌的重點。蟑螂喜歡過群居生活,障螂的直腸分泌一種名叫聚信息素的物質,不管是成蟲,還是幼蟲,聞到這種物質的氣味,就意味著聽到了“集合令”,互相擁擠到一起。這種信息素隨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在蟑螂糞便沾污越多的地點,聚集的蟑螂也就越多。所以,清除蟑跡也是防治的一種措施。
4.季節消長
蟑螂的活動和繁殖與氣溫有關系。平均溫度在15C以上開始出現,24?32C最活躍,37°C以上呈興奮狀態,溫度)40°C或<4°C時,趨于死亡。在溫暖的室內,不受季節影響,可長年活動。
5.繁殖力
雌、雄蟑螂交配后,雌蟑的尾端便長出一個形如豆莢狀的東西就叫卵鞘,卵就產在其中,一只雌蟲少則產10多個,多則可產90多個卵鞘;一個卵鞘中,少則可孵出10只,多則可孵出50多只小蠊螂,這同蟑螂種類有關。所以,消滅蟑螂卵鞘很重要,滅掉一個卵鞘就等于消滅了幾十只蟑螂。據計算,一對德國小蠊繁殖5代后,可繁殖100億只子孫。如果從100對蟑螂開始,歷時1.5年,繁殖5代后它們全部子孫的總重量可達80多萬噸,雖然是理論數字,但確實說明了蟑瑯繁殖力驚人。
蟑螂的防治方法
1.投放毒餌
以敵百蟲毒餌為例。將敵百蟲(4.0%)、硼酸(2.0%)和食糖(9.0%)加水溶解后,再加人木茨淀粉(15.0%)和炒面(70.0%),充分攪拌成濕粉狀。將毒餌放置在小型扁平的容器內,每50?100cm放置1g,視蟑螂密度確定點數,放于蟑螂棲息和經常出沒的地方。
2.涂抹殺蟑螂粉筆、撒藥粉、噴灑殺蟲藥液
1)二氯苯醚菊酯
以0.2%酒精溶液或0.1%二氯苯醚菊酯與0.3%胺菊酯混合液,按3mL/m2用量噴霧,1?2個月后重復一次。
2)溴氰菊酯
在蟑螂棲息、活動場所,按15mg/m2(純藥)滯留噴灑,或用凱素靈殺蟲塊縱橫劃道,持效期可達3?6個月。
3.物理誘殺
使用粘蟑榔盒、粘蟑螂紙、誘捕瓶等方法誘殺。
4.注意事項
1)整治環境,搞好衛生,消除蟑螂孳生場所。
2)噴藥到位。一定要針對縫、洞、角落噴,并在其周圍噴。
3)投放毒餌要“量少、點多、面廣”,防止受潮。
4)定期滅殺,消滅幼蟲。
5)清理死蟑、卵莢,集中燒毀。
6)做好宣傳,統一治理。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