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保潔知識/train infomation
(一)化學清洗現狀
化學清洗是一門新型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的研究內容包括:積垢的形成機理與性能;化學清洗劑及助劑;緩蝕劑作用機理;化學清洗工藝技術;化學清洗設備研制;清洗過程廢液處理及監測技術等。
在國外,如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工業發達國家的化學清洗業發展較早,已有專業化程度很高的化學清洗體系。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成立了第一家化學清洗公司,在全國有300多家分公司,初步形成了我國新興的清洗產業網絡,成功地清洗了揚子30萬噸合成氨、90萬噸氮磷復肥裝置等幾十套大型引進裝置和1萬多臺單元設備,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外商壟斷大型設備系統清洗的局面。
(二)化學清洗的工業應用
隨著近代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生產需要,化學清洗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
1.化學工業的化學清洗
化學工業的化學清洗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新建裝置投產前的清洗。主要去除軋制氧化皮、防銹油、保溫材料碎屑等。
(2)設備垢層的清洗。化工裝置的垢型多種多樣,十分復雜,如各類油垢、積炭、各種催化劑、粉塵、副反應沉積物、聚合物,需設計特殊的清洗工藝除垢,保證化工裝置的正常使用。
(3)水冷系統的清洗。主要去除各類水垢、設備腐蝕積垢、其他系統帶入的沉積物等。
2.金屬加工工業的化學清洗
金屬加工前和加工過程中往往需要除去表面的油垢、氧化物等。電鍍、涂漆、搪玻璃、冷軋熱軋鋼板、塑性加工等工藝,都要進行表面處理和化學清洗,提高鍍層、涂層、搪玻璃等附著力。
3.輕工業的化學清洗
包括家用器皿、織物、皮革、衛生設備、家具、裝飾品等的去污、去油、去灰、脫臭、脫脂等。
4.動力工業的化學清洗
主要是發電廠和工業、民用鍋爐的清洗。鍋爐的清洗具有普遍性:一是清除水處理不妥而生成的水垢;二是清除由于停爐保護不夠造成的腐蝕產物。電廠的清洗包括整個水汽系統、水系統、蒸汽系統及冷卻循環系統的清洗。對于核電廠,主要是清洗原子能反應堆。
5.醫藥衛生和食品工業的化學清洗
主要是以保持衛生為目的的消毒、滅菌、洗凈。包括生產車間、設備、容器、器具、產品等,都需要進行清洗。
6.建筑工業的化學清洗
建筑工業中的清洗包括建筑物內部、外部、建筑材料的化學清洗。
7.車輛工業的化學清洗
車輛工業的化學清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鐵路車輛的清洗,主要是機車的水汽系統的清洗和車輛外表面鐵粉、銅粉、炭粉、砂石油污垢的清洗。
(2)汽車的化學清洗,包括汽車水箱、燃燒氣系統和外表面的清洗。
(3)鋁制拖車的化學清洗。
(4)車輛零件的清洗。
8.船舶工業的化學清洗
包括油艙、深艙、船體、發動機、部件等的化學清洗。
9.航空工業的化學清洗
主要是為了防腐蝕和美觀而進行的機身外部和內部的清洗、發動機清洗,以及飛機外部老化涂料的剝離。
10.宇航工業的化學清洗
從宇航、外星系返回地球的座艙、器械、衣服、人體等要進行消毒、滅菌、去除宇宙污染等特殊清洗。
11.軍事工業的化學清洗
軍事工業中的清洗包葫槍械、炮、火箭發射臺、飛機、坦克、汽車、軍艦、核潛艇的運轉零部件及殼體的清洗,核污染的清洗,以及化學和細菌玷污的清洗。
12.其他領域的化學清洗
化學清洗在園林、農業、生活等各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如谷物、蔬菜、果品的殺菌去霉、去污物等的清洗,樹木綠化的殺蟲清洗,動物園脫臭清洗,橋梁、隧道的清洗,家用熱水器的清洗,等等。化學清洗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三)化學清洗注意事項
1.要了解被清洗設備
化學清洗前首先要了解被清洗設備的材質、結構、適用時間、工藝介質、溫度、介質流速、結垢情況、歷次化學清洗情況分析等。
2.進行垢樣分析
取垢樣分析,確定垢的成分、組成,通過溶垢、腐蝕試驗,選定清洗劑及清洗工藝條件,確定方案。
3.清洗劑對材質的影響
特別注意清洗劑對某些材質應力腐蝕破壞的敏感性,如不銹鋼不能用鹽酸清洗,銅材質不能用氨及氨類清洗劑,鋁設備不能用強堿清洗。
4.正確選擇清洗主劑
一般碳鋼設備,碳酸鹽垢、鐵垢可選用鹽酸、硝酸清洗,個別含硅垢20%以上,可加HF、NaF補助清洗劑。對貴重設備如電廠銅凝汽器、鍋爐使用多年,又經過幾次化學清洗,為安全起見用1%以上氨基磺酸清洗。此外,貴重設備最好用有機酸清洗,清洗效果好又安全,但價格比無機酸貴。
5.選擇優質緩蝕劑
化學清洗時為防止金屬基體被腐蝕,要加入緩蝕劑。緩蝕劑能吸附或沉積在金屬表面而有效地防止氫離子、氧化性離子對金180
屬的腐蝕。緩蝕劑選擇不當,如不銹鋼常用HNO,加HF清洗,用吸附性緩蝕劑可使不銹鋼產生腐蝕;又如若丁緩蝕劑中含有NaCl,不能用于清洗不銹鋼。清洗溫度過高會使緩蝕劑分解失效造成腐蝕。因此,要選用優質緩蝕劑,尤其是異材組合設備應選擇多種材質均適用的復合緩蝕劑,加入足夠量后混勻。
6.加入一定量的還原劑
清洗液中Fe*會加速鋼鐵的腐蝕而產生點蝕。因此,為了防止Fe3+的累積,應預先加入一定量的還原劑,要經常分析Fe3+的含量,當達到500mg/L時要補加還原劑。還原劑如亞硫酸鈉、氯化亞錫或聯氨等,用來抑制腐蝕。當Fe*含量超過lOOOmg/L時,就會出現點蝕。此時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將清洗液排空,重新更換清洗液清洗。
7.慎用溶垢促進劑
對溶垢促進劑HF、氟化氫錢應慎用,除非清洗含硅垢,否則一般清洗不加入。
8.清洗溫度
用無機酸清洗盡可能在常溫進行。如HNO3清洗劑對水垢(除硅垢之外)及氧化鐵垢有較高的清洗能力,加入高效緩蝕劑特別適用于碳鋼、不銹鋼、銅、鋁、鈦等異種材料混合結構清洗,但濃度過高,溫度過高,對設備材質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又如氨基磺酸做清洗劑,腐蝕性能比其他無機酸小,對碳鋼腐蝕速率僅為鹽酸的1/10,不含鹵素離子,不會造成應力腐蝕破壞,除垢速度較快,除鐵垢也有一定能力。10%氨基磺酸應用于清洗工業水冷設備及中央空調,溫度不超過50咒。因為高溫時會水解生成硫酸鍍,除了失去除垢能力之外,還會腐蝕銅部件。
9.清洗時間
達到終點后,應排放廢液,總清洗時間不宜太長。
10.清洗流速
一般控制在0.5m/s為宜,流速過低清洗劑不能及時更新,溶解氧、緩蝕劑消耗來不及補充,易產生濃差電池腐蝕;流速太快溶垢快,但容易造成沖蝕破壞。
(四)垢的形成和分析
化學清洗前只有弄清垢的形成原因、形成條件和性質,才能正確選擇清洗劑及工藝條件,清除積垢,同時還有助于防止或減輕結垢。工業設備中最常見的積垢類型有水垢、腐蝕積垢、生物黏泥、有機質垢及其他積垢。垢的形成大都起因于沉淀、結晶、化學反應、腐蝕和微生物的生成等因素,結垢過程復雜。
1.固體顆粒的沉淀
流體系統中所夾帶的固體顆粒如沙粒、灰塵、炭黑,在設備表面沉積而形成垢。這種垢在冷卻水系統中的換熱器表面最容易出現。這種垢較為疏松,易于除去。例如翅片式換熱器、開放式冷卻系統、冷卻塔,工業粉塵、炭粒容易沉積結垢。
2.由結晶造成的結垢
由結晶引起的結垢是經常遇到的。比如在蒸發時鹽濃度不斷提高,直至溶液飽和或過飽和,晶粒析出,沉積于換熱器表面,結垢主要取決于物質的溶解度。如果溶液中主要是單鹽,則垢層較厚,結垢致密,與壁面的結合較牢固;若是復鹽,則垢層薄,易清洗,易脫落。在冷卻水循環系統中析出的CaCO3和CaSO4就屬于此類,常稱為水垢。
水垢是工業設備中最常見的積垢,因鍋爐、換熱器等系統大都是以水為介質。水垢的成分相當復雜,有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及其混合物等。它們的形態也各不一樣,有的堅硬,有的松軟,有的是粉末狀,有的呈鱗片狀。熱導率比金屬低很多,一般為0.058-5.8W/(m3)。金屬鋼管的熱導率比水垢的熱導率大6-10000倍,也就是對同樣的傳熱面積,水垢的熱阻要比金屬大6-10000倍。
3.由化學反應生成的垢
物體與加熱表面接觸時,由于自身氧化和聚合反應而生成污垢,牢固附著設備表面。設備表面金屬腐蝕有助于氧化,當溫度高時還會導致結焦,這種垢層硬而韌,不易清除。
4.由腐蝕形成的垢
由金屬表面的化學或電化學腐蝕引起,例如通過表面的均勻腐蝕或孔蝕使金屬受損,產生金屬腐蝕產物。這種腐蝕產物一方面造成換熱器表面上大的熱阻,同時又可起到催化作用,有利于其他結垢過程;另一方面腐蝕后增加了金屬表面的粗糙度,而有利于沉積結垢和增強表面晶核附著能力。
金屬腐蝕形成了垢,同時也增加物料的污損。冷卻水的pH值對金屬腐蝕的形態極有影響。低的pH值易引起均勻片狀的腐蝕產物,而中性或堿性的冷卻水易導致孔蝕。
金屬暴露于大氣中與介質接觸產生腐蝕,產物主要有金屬氫氧化物、氧化物、碳酸鹽、硫化物等。
5.生物黏泥
在石油、化工、冶金等工業冷卻水系統中,設備的冷卻裝置及其他管道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形成的生物黏泥,同樣威脅著設備正常安全運行,也要清洗。
由微生物群體及其排泄物與化學污染物、泥漿等組分黏附在換熱器、管道、冷卻塔、水槽等壁上的膠黏狀沉積物,稱生物黏泥或軟泥、軟垢。與其他垢的區別是:在成分上,黏泥的有機物占40%-60%,灼燒后減量在20%以上,而其他垢的灼燒減量一般都低于20%;黏泥形成速度較快,在短時內就能形成;黏泥可以有效地黏附在任何設備表面,而其他垢的黏附性能不強。生物黏泥是由細菌、真菌、藻類等微生物引起的,但主要是細菌。它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條件適宜,經過1小時就可繁殖近億個。循環冷卻水是一個特殊的生態環境,水溫25~40咒和pH值6.5-&5,恰好是多種微生物生長的最佳環境,而且循環濃縮營養源和氧均豐富。在生物黏泥的下方形成局部氧濃差電池,鐵不斷被溶解,引起嚴重的局部腐蝕。
生物黏泥附著速度快,一個月就可達數毫米,它比腐蝕產物和垢的附著所引起換熱器效率的降低還要嚴重。因此,應適時地采用生化清洗方法投加具有殺滅、溶解、剝離、清洗作用的生化藥劑,消除微生物的種種危害。
6.有機質垢
有機質垢有結焦的積炭、有機物黏附和人為的藥劑涂料等,多數積炭是瀝青質、焦油質等的混合物。
有機碳常用混合酚、苯、二氯甲烷清除,這種方法除碳能力強,常溫對有色金屬無腐蝕現象,但成本高,有毒。
無機碳常用NaOH,Na3PO4,Na2CO3清除。毒性小,成本低。但除碳效果差,對某些有色金屬有腐蝕作用。多數除碳劑由溶劑、稀釋劑、活性劑和緩蝕劑組成。
有機物黏附是以有機物、油類、脂類為主體,混有固體塵粒或一些親水性物質。如煤焦油垢、原油輸送管線、儲罐、煤氣管線的垢體等屬于此類。有機黏附物的化學清洗主要用有機溶劑溶解。有機涂層可用高壓水射流沖洗清除。
7.其他積垢
其他積垢如大氣中塵埃積垢、催化劑粉塵積垢、有機物聚合結垢以及化工設備中各類反應所造成的特殊結垢。
8.垢的分析
垢的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分,前者用于鑒別,后者用于仔細分析結垢形態和機制。
(1)采樣。從受熱面上直接采集垢樣,經過破碎、縮分、研磨等過程制成分析試樣。
(2)垢的定性分析。包括對鐵垢、碳酸鹽水垢、硫酸鹽水垢、硅酸鹽水垢、磷酸鹽垢、銅垢、油垢、有機物垢、鋁垢、垢樣中氯離子和pH值的測定。
(3)垢樣的分解。垢樣分解的目的在于將試樣制成便于分析的溶液,常用的方法有酸溶樣法、氫氧化鈉熔融法和碳酸鈉熔融法。
(4)垢樣的化學定量分析。包括水分的測定、灼燒減(增)量的測定、氧化鐵的測定、鈣和鎂氧化物的測定、二氧化硅的測定、硫酸鹽的測定(硫酸規光度法)等。
(5)垢樣的儀器分析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電子能譜法、極譜分析法等。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