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書籍類的整理完成后就開始進行文件的整理。
什么是文件呢?比如,掛在墻上的袖珍信箱里塞得滿滿的郵寄品,冰箱上貼滿的孩子學校寄來的通知書之類的印刷品,電話機旁邊放著的還沒及時回復的同學的明信片,還有攤放在桌子上好幾天的報紙。家中會留存這么多的文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很多人認為家里的文件應該比辦公室少得多,但其實不然。通過整理,從顧客家里清除出來的文件數量,至少也有整整兩袋四五升垃圾袋,最多的高達十五個垃圾袋。家用碎紙機里不斷地發出"咔——"的聲音,我已聽過不知多少次了。
要管理這么大數量的文件絕非易事。不過我偶爾還是會碰到非常善于整理文件的人,讓我不禁肅然起敬。因為當我問"怎樣管理文件?"時,對方甚至給予了近乎完美的回答:"和小孩有關的文件放入這個文件夾,食譜放在那個文件夾,雜志的剪貼放在這里,電子產品的說明書放在這個盒子里……"
分類之詳細,甚至讓人聽到一半就會走神。
坦率地說,我很討厭文件的分類,也從不用很多的文件夾或是認真地寫上標簽進行分類。因為我覺得,如果是辦公室里對多人共用的文件進行分類還可以,但平常在家里使用的文件根本沒有規規矩矩分類的必要。
我現在的結論是:處理文件的基本原則就是全部丟掉。
也許有些人聽了會驚得目瞪口呆。但這世上真的沒有比文件更麻煩的東西了,因為就算你小心翼翼地珍藏,也完全不會有一點心動感,不是嗎?
所以,凡是不符合"現在正使用"“暫且需要"、‘需要永存”這三項標準的文件,都應該毫不猶豫地全部丟掉。
這里所說的"文件"不包括過去收到的情書或者日記之類的物品。這些"紀念品”類的物品要到最后才進行整理。因為我曾親眼看到有些人由于整理這些物品而明顯地減慢了整理的速度。
所以,首先要集中精力整理那些完全沒有心動感的文件,一氣呵成。朋友或戀A寄來的信件則視為“紀念品"來處理,請先不要動手整理。
完成了那些無心動感文件的整理后,剩下的文件該怎么處理呢?
我的文件整理法非常簡單,只把文件大體上分為"需要留存"和“待辦”兩類。文件整理的基本原則是全部丟棄,但若需要把文件留下來,則應分清是屬于哪一類的文件。
首先說說待辦的文件。顧名思義,這類文件是自己必須處理的文件。其中包括需要回復的信件、預計提交的報告、準備瀏覽的報紙等。因此,應專門開辟一個"待辦專區”,把這些文件集中收在一處。
重點是,這個"待辦專區”必須只有一處,絕對不可增加。
?講座資料
芳香療法講座、邏輯學講座、市場指導講座,這些都是熱心學習的人趨之若鶩的地方。最近盛行"早晨活動”,許多早晨講座如雨后春筍般地開辦起來,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內容上都有很大的余地可供選擇。
老師為我們精心制作的學習講義就如勛章那樣確實不能隨意丟棄。不過,那些熱心學習的人士房間里卻被這些講座的書籍和學習講義占據了相當大的空間,所以進入這樣的房間就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壓迫感。
M小姐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三十多歲),剛進入她房間時,就會誤以為進入了她的辦公室。首先看到的是書桌上排放著一長排的文件夾,M小姐自豪地說道:"這些全部是參加講座時的講義。”她是個公認的講座發燒友,平時都采用文件夾保管自己參加的所有講座的資料。
我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什么時候想重新學習。"可是,真的會重新學習嗎?沒有,許多人都沒有。
講座資料也是家中最常見的一種文件。一般來說,擁有許多同類講座資料的情況非常多。究其原因,就是你沒有掌握好講座的內容。
與其說這是壞事,毋寧說你依然沒有重新學習過去的講座資料。坦率地說,如果不踐行講座中學到的內容,這種所謂的講座就沒有意義。確實,剛接受講座知識的瞬間是有價值的,但是從接受的瞬間到結束的瞬間你能否踐行學到的內容才是關鍵。不妨捫心自問:"為什么我要特意付出高額的學費去參加講座學習呢?”按常理,講座的內容只要看看書本就可以了。其實,你是為了感受講座現場的學習氣氛和老師的熱情才特意前去聽課的。也就是說,真正的講座資料就是講座本身,是鮮活的事物。因此,你應該抱著“講座的資料盡可全部丟棄”的心態前去聽課。如果你把資料丟棄后又感到后悔了,不妨再參加一次相同的講座,而且要把重點放在立即踐行方面。話說回來,如果你身邊一直擁有講座資料,就代表你絕對沒有去付諸實踐。
最近聽說有人擁有一百九十次講座資料的事。若是這種情況,應立即把講座資料“全部丟棄"。
?信用卡消費明細
信用卡的消費明細表也應該全部丟掉。
信用卡明細表的原本目的究竟是什么?它對很多人來
說,就是告知在這個月用了多少錢。使用者經過確認后,就把用去的金額寫在家庭收支簿上,然后應該立刻丟棄明細表。由于明細表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所以丟棄了也絕無問題。再說,到底什么時候會因失去信用卡明細表而感到困擾呢?或許是信用卡自動扣款產生糾紛,法庭審理需要它作為證明材料的時候吧。但這種事基本上不可能發生。實在沒有必要為了這種不可能發生的事,小心翼翼地保管這些信用卡的明細表。水電、煤氣等公共費用的銀行賬戶自動扣款通知單也一樣,狠下心把這些文件丟掉吧。在我的顧客中,最難以丟文件的是一對律師夫婦。"如果法庭需要這個文件該如何是好?”他們一直存有這樣的擔心,所以擁有的文件數量總是居高不下。不過現在連這對職業夫婦都最終舍棄了幾乎所有的文件,所以請盡可放心地丟棄信用卡之類的消費明細吧。
?電子產品的保證書
電視機、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必定附有保證書。家里只有這類正規產品的保證書才需要集中起來加以妥善保管。不過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的這種做法就是差了那么一點點。
最常見的做法是用文件夾來保管。因為文件夾可以依照電子產品的種類分類收納,所以很受歡迎。實際上這是個陷阱。如果分類過細,有可能使人看漏或看錯文件。
使用這類文件夾時,一般都會把產品使用說明書和保證書放在一起保管。但我不認為這樣是正確的,而且覺得這些使用說明書都可以棄之不用。我們再重新審視一下就不難發現,這些東西幾乎都不曾再次使用。基本上,需要詳讀說明書的電子產品,如數碼相機、電腦等,說明書都很厚,大多從一開始就沒放入文件夾里。所以我敢斷言,就是丟掉保管在文件夾里的使用說明書也絕無問題。
我也會請我的顧客們丟掉使用說明書(包括數碼相機、電腦的使用說明書),大家一致反映"完全沒有問題,不會造成什么困擾"。即使電器發生了故障,只要自己動手,通過各種調試也會很快排除故障。如果一時難以奏效,直接去購買那個產品的商店詢問或者通過互聯網搜索解決辦法,都還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現在再把話題回到保證書上,我認為最好的保管方法就是把這些產品保證書不加分類地放入普通的文件夾里。
保證書大多一年也使用不上一次,甚至長年不用。這種使用率很低的文件有必要一份一份十分細心地分類保管嗎?況且一旦需要,夾頁也沒貼上標簽,還是得一頁一頁翻著找。所以不如全都放在一起,要找的時候全部拿出來找。兩種方法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幾乎相同。
另外,如果保證書分類過細,就會減少逐一過目的機會。而且不留意的話就容易累積一大堆已經過期的保證書。所以若不分類地集中在一個文件夾里,則需要某一份保證書時就會一份一份地查看,自然就會發現其中的某份保證書已經過了期限,就能自動地把所有的保證書都檢查一遍。
這樣的做法可以省去定期檢查內容的麻煩手續,而且文件夾是家家必備的收納物品,所以也不需要特意去買。另外使用空間也只有不到過去的十分之一。
?賀年卡
賀年卡的任務就是向對方發出新年的問候:“今年也請您多加關照了。"其實,當新年里收到賀年卡的瞬間,它的使命就已經完成了。所以一旦確認了賀年卡的對獎號碼后可說一聲“謝謝您今年也想到我!",然后就可以毫無顧忌地丟掉了。若要利用它制作明年親友的地址通訊簿,只需保存一年即可。除了依然讓自己心動的賀年卡,其余的趕緊全部都丟掉吧。
?使用完的存折
使用完的存折就失去了用處,不必反復再看。即使反復地看存款也不會變多,沒有特殊的例外還是立刻丟掉吧。
?薪水明細
薪水明細的任務就是告知"這個月發了這些工資"。
當你收到后在查核確認了其中內容的瞬間,它的作用就已結束。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