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如果你已經徹底整理好自己的私人空間,卻還是"一看到家把東西弄得一團糟就變得焦慮不安”,該怎么辦呢?
如果家人沒有自發地想要做整理的意思,切記不可強迫。前已經說了,如果強迫不想做整理的人整理,對被強迫的人來說完就是在“找麻煩”。
這樣一來,剩下的選擇就只有默默接受了。
為了緩解焦慮,我的建議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清掃上”。
我介紹給大家的“集中整理”是一口氣把環境做一個大改變方法。在完成“集中整理”之后,應該繼續做的就是“日常整理了。所謂的日常整理,主要包括三項內容:使用后物歸原位,使時記得道謝,好好照顧保管。
日常整理之后緊接著的就是清掃工作。
這里的關鍵是把自己的空間做一個徹底的清掃。先讓私人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整潔,再清掃玄關和洗手間等公共空間。
不要指望家人做整理,而是從自身開始,投入全部心力好好面對所有物品,這是消除焦慮心理的關鍵。默默埋頭苦干,然后看到家里的環境變得越來越整潔,不知不覺間心情就變得平靜,焦慮感被成就感取代。
假如家人看到你完成整理后的輕松姿態,產生“我也做一下整理試試吧”的想法,對整理變得感興趣的時候,你應該采取怎樣的對策呢?
請務必主動表示幫忙的意愿。
當然,這不是要你氣勢洶洶地逼問:“你會做心動判斷嗎?我來幫你做。”而是要你在他實際操作時搭把手。
把物品歸集到一個地方,搬運垃圾袋,集中整理所需要的體力超乎你的想象。很多人想做整理,卻永遠只停留在"想”的階段,遲遲不愿行動,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看起來似乎很累人”。所以,與家人分擔一下體力活,就能有效幫助家人克服惰性開始整理。
不過,如果當事人強烈希望“自己一個人完成整理”,那你就不要硬摻和了。等到他在整理過程中問你:“這個是不是可以丟掉了呢?”你只要回答一句:"可以!”鼓勵他繼續努力就行了。
此外,當完全沒有整理經驗的家人立志要完成自己的整理時,已經完成整理步驟的你最需要教會對方的就是“折衣服的方法”。
這個說法可能讓你感到意外,可事實上,是否熟練掌握折衣的方法,將大大影響往后整理的持續力。把物品拿在手里判斷心與否的能力,其實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靠自己的經驗和磨煉能習得。可是,正確的折衣服方法是一種技術性的學習,向已經握這項技能的人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孩子折衣服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許多客戶都抱怨:"孩子把東西隨處亂扔,真是讓人疼……"事實上,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都是因為大人拼命想讓子學會自己整理玩具。這并不是正確的做法。
玩具的質地和種類多種多樣,很難進行分類,收納的方法也復雜。再加上孩子也不是每天只玩同一種玩具,所以要讓孩子養整理玩具的習慣難度太大了。
比起玩具,衣服的分類要簡單得多,而且衣服是每天必須用東西。只要學會了衣服的折疊方法,把衣服放回抽屜的固定位就變成了小事一樁。所以,這樣比較容易幫助孩子養成每天整理習慣。
更重要的是,透過折衣服的過程,可以將“謝謝你今天為我寒了”、“謝謝你一直守護著我”等心情傳達給自己的東西,比單純地用完后物婦原位,更讓孩子學習到整理的本質。
所以,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衣服的折法是整理的必修課。我在電視節目中向大家介紹過折衣方法后,收到最多的反饋就是
"馬上就讓家里人試了一下,大家都很有熱情!”
既促進了全家人的溝通交流,又讓全家人都動手開始做整理,
“折衣服”的威力還真是不容小覷。
整理的“病”能否傳染給家人,其實全在于你自己。請大家都
嘗試一下從折衣服人手,鼓動全家人一起投人到轟轟烈烈的集中整理之中去吧。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