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當下很多醫院都已經開始了保潔的外包服務,希望專業的保潔人員能夠提供專業的保潔服務,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保潔服務都專業。醫院的保潔服務尤其專業,需要掌握最基本的一些原則。前段時間曝光了洗滌公司不按照醫院織物分類清洗要求,分類清洗,帶血手術服混洗,用工業清洗劑等。醫院保潔服務依然有一些原則要遵循。
以下是我們辦公室做的,給保潔員進行感控基礎知識培訓的課件核心內容。
醫院環境是病原體集中的地方,各種致病非致病病原體都可能出現在醫院,醫院的環境也并非安全,就算是醫院的辦公區域,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成為污染之地,比如我們要求醫務人員不得穿著工作服進入廁所,其實也是考慮到可能造成的交叉污染。曾有一個醫院的醫護人員集體感染諾如病毒,27個工作人員有19個感染,集體搶廁所,我們所處的環境并不安全。不少醫務人員稍不留神在工作中就被感染。
為此,我首先鄭重的感謝全體保潔人員,是全體保潔人員的辛勤付出,才讓醫院能夠干干凈凈、安安全全。倘使不去打掃廁所,撲鼻的臭味,足以嚇跑前來就診的患者,也必將成為感染的重要源頭。我不敢想想一個沒有保潔的醫院會是什么樣子的。醫療質量、醫療服務滿意度、患者的口碑,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我們保潔人員的辛勤勞作。
保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關乎醫院的臉面,更是預防交叉感染的關鍵環節。
很多人也都對保潔有不正確的認識,保潔員自己也還很不清楚,另外由于保潔員工作流動性較大,我看來一下14個保潔員,只有一個工作時間較長,其他都是新面孔,醫院保潔,和普通的公司保潔差別很大,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要求,有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包括可能傳播傳染病和自己被職業暴露等。亟需專業的培訓,掌握必要的技能。
保潔人員承擔著非常重要的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清理的功能。一些保潔員沒有分類意識,沒有基本常識,在收集醫療廢物的時候,回把一些紙盒紙板等可二次利用的物品也一并放醫療廢物垃圾袋了,到暫存間,又翻出來,這不僅僅回造成傳染病的可能的傳播,造成不確定的危害,還很有可能自己被職業暴露。
保潔員,必須掌握相關規定的醫療廢物分類,并且要能夠熟知和運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水平,不能說完全不識字,完全分不清。
認清醫療廢物的分類,還要認清楚使用的包裝材料,比如銳器就絕對不能扔在普通的醫療廢物袋中,更不能扔在生活垃圾袋中,必須棄置于利器盒,否則極其容易在收集和轉運中意外傷害到保潔人員,被回收之后,也可能傷害到后端工作人員。這需要臨床醫護人員首先把好關,保潔人員做好分類和非常注意。
醫療廢物裝到四分之三滿的時候,就要封袋了,封袋也是有要求的,請按照步驟走。不能直接用手或腳去按壓醫療廢物,謹防意外傷害。一次在家的小區下面,曾見一個保潔人員,直接把垃圾桶傾斜,一只腳伸進去,把垃圾踩實在,雖然這個保潔人員不是在醫院,危險系數沒有醫院高,但,誰能知道這個垃圾桶里面有什么東西,會不會有尖銳的玻璃或其他鋒利的東西,真的很擔心他的安危。
對于醫療廢物還有明確的管理要求,暫存不得超過兩天,不得轉讓和買賣,不得隨意傾倒和混雜,必須嚴格登記流向等。
歸納起來有三不準和三禁止。這些需要保潔員知悉,如果違法相關的規定,買賣或導致醫療廢物泄露,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尤其是如果還在造成了對社會的污染,比如說傳染病的確定的傳播,必然要追求法律責任的,嚴重的情形,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另外的話,對于衛生執法人員來說,針對醫療廢物的監督檢查和執法時相對容易的,有明確的發條,有明確的標準,不認真按照要求做,也是很容易被處罰的。
相對于保潔行業來說,醫院系統的保潔人員更容易受到意外傷害,風險系數更高。有句話說:不懂高壓電,就別摸高壓線。那是很危險的,但是掌握了高壓電的原理和注意事項,也是可以摸的。這要求我們的保潔人員有必要的防護意識,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身的安全。保潔主管機構或保潔公司,要為保潔人員購買保險,進行體檢,配齊防護用品。保護做在前,意外傷害的損壞性才會降低。保潔員的收入大多不會很高,一定要做好保護,使其免受意外傷害,更不要導致遠期的傳染病傳染,最后因為工作導致了意外的傷害,這就非常不值當。
我們的工作環境首先有很多風險因素,多條傳播途徑都可能直接間接的給我們帶來傳染的風險。對此有認知是很有必要的。知道了傳播途徑和危險因素,也就知道該如何去保護自己了。
充分認識到這些危險因素,在處理的時候慎重。有研究顯示,處理醫療廢物的時候,發生針刺相關的職業暴露幾率是很高的。不少保潔員應該都有職業暴露的經歷。醫務人員的也是很容易發生職業暴露的。著名的白求恩醫生,其犧牲,也多多少少和職業暴露有關,且那時候沒有很好的救治方法。
都說常在河邊走,焉能不濕鞋,職業暴露這種事情,在職業生涯中,是很難避免的,有時候在小心,也難免要遭遇,當然,真遭遇了,也只能面對,正確的處理措施和流程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四步走:洗--擠--消--報告。正確的處理措施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有人認為做好前三步就好了,報告有什么用。報告還真的很必要,首先是評估暴露風險和程度,確定是否需要緊急服藥,做好相應的篩查和檢查,最好是醫患雙方同時檢查。其次是做好詳細的登記,系統的降低未來的暴露風險提供依據,另外也是萬一真發生來暴露,和單位協商的重要依據。曾聽人講過,某醫院體檢時候為職工篩查了傳染病,結果發現了有hiv感染者,職工很擔心,找醫院交涉,但沒有任何暴露登記和資料,如何確定,這個hiv是在醫院工作的時候發生的呢?單位如果不想承擔責任,是可能耍賴的。我也有朋友,在工作中職業暴露,暴露后一看病歷紅色的hiv+,內心是一萬個不愿意,但事已至此,也只能面對,醫院也要為該職工提供相應的待遇和合適的崗位。
說到底,還是回到原點,任何事情,預防的成本,防護的成本,總是最低的,發生傷害,所產生的成本有很多時候是無法估量的,只有從心底有標準預防的概念,有這個感染控制的意識,才能在工作中把傷害降到最低。
標準預防也同樣適用于保潔人員,在醫院工作的人,我覺得都應該有這個意識,我在新入職員工的講座上也講過,不要以為行政人員,后期人員,就沒有風險,凡是在醫院工作的人員,都應該有標準預防的概念,都應該有保護意識。
手是最容易,也是最有可能傳播疾病的媒介了。務必要管好我們的手。保潔的感控,從手做起。區分干凈的手和污染的手,區分不同的區域,
戴手套,是不能代替洗手的,請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為了醫院患者的安全,時刻注意自己的一雙手。手衛生,在臨床醫務人員中,依從性也不是很高的,對保潔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但,我想首先還是意識還需加強,意識到位了,自然會認真的按照要求去做。
控制醫院感染,最好的還是洗手,便利的洗手設施,溫馨的洗手提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保潔人員的洗手的要求和醫務人員洗手的要求稍有不同,但原則其實是一樣的,保潔人員不洗手,不注意個人防護,造成耐藥菌的傳播、傳染病的傳播也是常有的,因為這些微生物我們看不到,但會隨著我們不注意而傳播。一定要在要求的時間節點上進行手衛生。不能洗手也請準備手消毒劑。
在醫院工作的人,洗手是一定要會的,有時候查房也會發現部分醫務人員洗手也還存在問題,步驟方法不對,干手措施不對等,日常的洗手在醫院是靠不住的,醫院的洗手是有標準和要求的。要嚴格按照衛生行業標準WS/T 313-2009《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來執行。
洗手重要,干手也很重要,洗完工作服上一擦,就白洗了,配備洗手設備的同時還要配備合適的干手設施。
正確選擇和使用個人防護 用品是保護自己的有效措施,保潔公司要準備合格的各類個人防護用品,保護職工安全。
口罩,是一定需要的,不要戴可反復使用的棉布或紗布口罩,這個已經停用了。
對于環境來說,首要的是區分環境的風險,認識到所處環境的風險性,并做正確的處置。
功能齊全的工具車有助于工作的開展。注意潔污分開。
顏色管理是一定要做到的,一塊抹布抹到底,還不如不抹。想像有效擦廁所臺面或表面的抹布來抹辦公室或診療區域,是什么感覺,或者用診療區域的抹布來抹辦公室,都是不可以的。嚴格的顏色分區管理,是控制傳播的最基本要求,要在工作中嚴格的落實顏色管理。
5S管理在保潔工作中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保潔人員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切斷病原體傳播途徑的具體實施者。
必須高度重視保潔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